胡酣听黄翠花说康音不愿意见他,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。他也无法向其他人倾诉,排解心中的郁闷。思来想去,他没有其它办法可行,于是决定准备守株待兔,到林家门口去等候康音出来,希冀能见上康音一面,看到儿子一眼。
胡酣第一天出现在林家大院门口前的时候,并没有人在意,因为林家大院前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。但是有一个人认识胡酣,那就是原来康音的贴身丫鬟顾芝蓝兰。现在顾芝兰已经结婚,就住在康音家的边上,林家把顾芝兰当作自己家人,所以,顾芝兰一家把林家和康音当作恩人、亲人一样看待。顾芝兰对康音更是忠心耿耿。顾芝兰知道胡酣是来找康音的,至于为何来找康音,他不得而知。但是在她的潜意识里,她感到康音和胡酣之间有非常深的渊源。她思来想去,下不了决断是否要把胡酣出现在林家门口的事告诉康音。她想告诉康音,但又怕告诉了康音之后,会使康音徒增烦恼,不告诉吧又怕胡酣生出什么事端来。正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,林深来找她,要她到镇上的书店买几本他所喜欢的小人书。看到了林深,顾芝兰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。尽管林深当时只有14岁,但一个活脱脱的胡酣就站在了顾之兰的面前。顾芝兰这才明白林深就是康音和胡酣的儿子,她现在才搞清楚了胡酣来找康音的原因了。顾芝兰感到她现在一定要把胡酣在林家大院门外徘徊的事告诉康音,至于康音是否愿意见他,那让康音来定夺吧。
林深走后,当天下午,顾芝兰就把此事告诉了康音。康音心里非常紧张和恐慌,她很怕发生什么事情。但她还是不愿意去见胡酣,她态度非常坚决地对顾芝兰说:“让他去,时间长了,他感到没有人理他,无趣了,就会离开。”
康音低估了胡酣的痴情和韧劲。胡酣第一天没有见到康音,他第二天又来了。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,见不到康音誓不罢休的架势。这天正好是星期六,林深不上学,在家休息。上午十点钟,林深约了几个同学一起玩。胡酣看到林深从林家大院走了出来,异常的兴奋。他紧随在林深的身后,问长问短。他问林深叫什么名字,父母亲对他好不好,读书成绩怎样,他还要带林深去买东西吃。林深对他说:“有小朋友等我,我不能和你一起去买东西的。另外,我也根本不认识你,就更不能跟你去了。”这时,顾芝兰正好从镇上买好日用品回家,见状,非常地吃惊。不远处,有五、六个小朋友正大声呼喊着林深。林深和胡酣及顾芝兰打过招呼之后,就跑到小朋友那里去了。
胡酣看到顾芝兰,就像溺水之人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。他拉住了顾芝兰,对她说:“大嫂,我求你了,拜托你转告一声你家少奶奶,就说我要见她。不见她我是不会罢休的。”顾芝兰不满地说:“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没有自尊心,我家少奶奶是不会见你的。你还是断了这个念头,早点回家吧。你站在这里,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。这样对你究竟有什么好处呢?”胡酣听了顾芝兰的话,眼眶里满含着泪水,拼命地给顾芝兰作揖,希望她能成全他。并说:“你帮我转告少奶奶,希望她能见我,就是见一面也好。你的大恩大德永远我铭记在心。”
顾芝兰听了,头也不回地走了,但却动了恻隐之心。她回去之后,马上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康音,并劝康音是否能再见胡酣一面,也好彻底把这件事了结掉。康音表面上还是不为所动,心里却翻起了阵阵的涟漪。她感到事情并非如她所想象的那样简单。她动摇了,她在考虑是否确实应该见胡酣一面,把事情作一个彻底的了断。她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胆的恐慌之中,她从心底里感到了后怕。
第三天一早,胡酣又来准时报到了。当康音了解到这个情况后,心里的恐慌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。她决心冒险见上一面,彻底把事情了结掉。如何了结?康音一个人冥思苦想了许久,也找不出一个好办法来。最后,康音想到了三种办法。第一种办法是让胡酣彻底地消失。这第一种办法也有不同的措施。比如,让胡酣在地球上消失,但康音感到胡酣还罪不至此。又如,去公安局告发他,但那时十几年之前的事,是解放前发生的事,公安局是否会受理?更要命的是,如果到公安局告发他,弄得人尽皆知,林家是否会原谅她?丈夫是否会原谅她?儿子又会怎么看她?康音也不敢这样做。又如,给胡酣一笔钱,让他搬到远离这里的异地他乡去。但胡酣是否愿意?按照胡酣现在的态度,他是不会愿意的。但康音认为这最后的想法可以给胡酣提一提,看看他的反应再说。第二种方法则是,介绍一个女朋友给胡酣,让他早一点结婚成家。这样,他就不会再缠住自己了。康音认为,这个办法可行性最大。第三种办法,就是自己继续作出牺牲,然后拴住他,但这样做对不起丈夫,对不起林家。除了这三种办法之外,康音实在是想不出第四种方法来了。康音的心在滴血。
想到这里,康音把顾芝兰叫了过来。康音流着泪对顾芝兰说:“阿兰,你去告诉那个胡酣,就说是我说的,让他赶快回家,我会给他一个交代的。”
顾芝兰到外面对胡酣转告了康音的话,胡酣大喜过望,二话没有说,马上就离开回家了。
第58章康音泣血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